那久远的孤独——读《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老早就听说过,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好好拜读。话说正版的《百年孤独》的出版还可称作去年国内出版界的一段佳话。这是因为马尔克斯他老人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来到中国后,看到书店里满是自己的盗版翻译作品,发誓不再把版权卖给天朝了。好在南海出版社不知怎样软磨硬泡让老人家动了心,获得了国内的授权,由来自北京大学的范晔翻译出版。我没看过其他版本的书,当然其他版本都是盗版,就不看了吧。这个版本看起来还不错,没有目录,没有详细的人物关系图,每一章只有分页没有章号,据豆瓣上说是最忠实原著的版本。翻译的质量嘛我觉得是相当的可以,虽然没看过其他翻译的版本,但个人感觉语言流畅,非常值得一读。

有多少作品第一句话就能打动人心,让人有一种一口气想读下去的冲动,可能有限。而这本书就实实在在做到了。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后面的内容就是描写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了。当看到这样的句子,有一种很想模仿的冲动。而我看到网上也有很多以“多年以后”开头的书评,很有趣。本书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来的整个历史,从迁居马孔多到马孔多被飓风吹走,最后一代布恩迪亚家族成员被蚂蚁吃掉为止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我到现在还在想为什么本书的名字起名叫做“百年孤独”。可能家族里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孤独的,不被人理解的吧。最老的一辈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向往科学以及神秘事物的热情不被乌尔苏拉以及其他人所理解,因此他是孤独的。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追求自由的多达32次起义可能也是旁人无法理解的,因此也是孤独的。我想说白了,这家人里面男人都好折腾。这些折腾是孤独的,是别人无法理解或者不愿参与的,因此他们显得孤独。而又因为这种孤独,他们的折腾也没有善终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临死前被人遗忘,靠着树就死掉了;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也没有获得起义的成功,最终与政府达成停战协定,独自躲在作坊里制作小金鱼。也许,这种孤独就是这个家族的百年命运吧。

有关这个家族的神奇历史,可以从家族成员的命名方式得知,这种重复的命名法对读者来说实在是一种痛苦。比如第一代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第二代就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三代也有叫奥雷利亚诺·何塞的,而奥雷利亚诺也是第二代的名字,下面又有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以及与上校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重名的人。通常读着读着就不知道自己看到的这人到底是家里的第几代,又是谁生的。而作者又故意不加入族谱,所以我只能通过年龄来尽力去回忆并追索看到的名字的来历。这种有意为之的命名的混乱证明了这一家族在百年内的不断重复的孤独命运,内部通婚的诅咒,以及折腾的本质。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以怎样的勇气披荆斩棘,建立了马孔多。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虽然是可敬的,32次失败的起义无果而终,却有份信念。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女主人乌尔苏拉,自己一人操持家业,攒下巨额家产,而又总是为自己的丈夫、儿子、孙子、重孙等新奇的想法和折腾的后果付出操劳一辈子的代价。如果说这家男人都喜欢折腾,乌尔苏拉则最不喜欢折腾,她的一切想法就是让这个家族稳定的延续下去,同时采取一切办法阻止内部通婚。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位母亲和祖母、太祖母啊。可以说,乌尔苏拉是这一家子的坚石。当岁月无情的摧毁她的身体的时候,她再也没有能力阻止男人们不切实际的行动,女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能独自缩在角落里,任人遗忘,独自终老。从这一点来看,乌尔苏拉也是这一家里面的孤独的人。

本书当然涉及到政治,从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发动起义的原因上就可以看出,保守派胡作非为,自由派意图通过起义推翻保守派的政府。两方的矛盾看起来是因为宗教上的自由,其实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斗争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更自由的生活吗?从只言片语中,如总统通过了立法确立了自己延续百年的统治地位等,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政客和独裁通知无情的控诉。而美国来的香蕉公司则暗示了美国对美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渗透,以及它与保守政府勾结,和对当地生活环境的破坏。当政府在火车站疯狂的屠杀3000多人后,马孔多一刻不停的下了四年多的雨,这是大自然在为死难者哀悼。

不得不提到本书据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呢?开始我也不知道,读了一半了,我都没觉得这本书有什么魔幻色彩,因为它的描写实在是太自然不过了,读起来就像真实发生的一样,完全没有任何想象不到的地方。可是当仔细读来,才能发现有些地方确实不符合自然规律,只能属于魔幻范畴,比如说吉卜赛人乘坐的飞毯,美人蕾梅黛丝死去的时候是飞起来的,那场下了四年多的雨等等等等。这些场景细细想过虽然不合情理,但是放在书中却觉得再自然不过了,开始读的时候完全融入了其中的画面,让人不得不相信书中描写的是真实发生的。我想这足见作者的功力至深了吧。

读过《文革前夜的中国》

从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得到的推荐,正好我们学校图书馆有这样一本书,就借来读读。《文革前夜的中国》从第一章走出困境开始,至第五章山雨欲来为止,写了文革前从59年开始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问题。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法律的确立与执行都是根据政治风向来变化着的。对知识分子来说,想受到法律的保护基本是不可能的,不受到法律乃至政治的迫害就不错了。书中对所谓的“自然灾害”好像没有特别详细的描写,当然了,也不能怪作者,因为本书重点还是政治,是党内高层的政治斗争。想起高华教授的讲座,说毛在历次政治斗争之前都是要有思想形态的表述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整你,不说你犯了什么法,犯了哪一条,而是从思想上来否定你,说你是反社会主义的,反无产阶级的,反XXXX的。毛一表态,手下的笔杆子跟风群起攻之,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然后再整你,教你无话可说。这招相当的恨,因为法律是有框框的,再怎么解读都是白纸黑字的,可伸缩的余地有限;而思想就不一定了,你本来是白也能把你说黑,而且上纲上线,并从根本上否定你。看了姚文元等写的文章,简直是牵强附会,毫无道理可言,完全是罗织罪名。不禁想到现在的方韩之争,手段和手法何其相似,不知是什么目的。

本书表现的毛,想要的是人民民主。毛相信民众,而不太相信手下的干部队伍。因此,历次政治斗争貌似都是针对的有文化的干部队伍,对所谓的“人民”是很少成为被运动的对象的。然而“人民”不是一个法律上的词汇,是一个政治词汇,说白了就是说你是人民你就是人民,说你不是人民你就不是人民,所以真正的人民也往往被卷入针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政治运动中。毛认为干部队伍有问题,而且问题是很严重的。而干部队伍的领导者是刘,因此整干部队伍就必须要整刘。但是毛又不能使用法律的手段,因为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在政治面前是人人不平等的。自己本身极不民主,享受着偶像崇拜,当然不愿意红卫兵们造自己的反。所以说毛的想法和自己的实际行动是极其矛盾的,而自己的实际行动又与所达成的目的也是极其矛盾的。政治斗争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民主,实际得到的是少数“人民”的专政。因此毛只能跳过中间的干部阶级,直接领导人民的运动,来反中间的干部阶级,实行在自己授意下的所谓“大民主”,实际上是自己的“大专政”。

纠结中选择了Kindle 3

事情发生在2月14号之前的两天,当天下午在ZZ的办公室里,趁着刚拿到Offer的喜悦之情,结合快到情人节了,忽然想给ZZ买个礼物。然后转头问ZZ想不想要一个电子产品做情人节的礼物,她表示没啥想法(唉,这孩子,从来就没有啥存在感)。然后就开始了我的纠结之旅,摆在我面前的是几种选择,手机,平板,iPod Touch,电纸书。手机应该是最先被排除掉的,因为从功能上讲,虽然现在手机可以部分代替电脑的功能,如浏览网页,查收邮件,玩游戏等,不过毕竟这是个随身携带的东西,本质上来说应该是方便接听电话,方便发短息的这么一个工具,如果能随时上网还是不错的。恰好ZZ有一个智能机,虽然很老,但是这些功能都是有的。其次被排除的是iPod Touch,虽然它的优点是大大的,可以简单的认为iPod Touch是去除了电话功能的iPhone。也就是除了打电话,其他的功能跟iPhone差不太多,优点之一就是海量的应用程序。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它是iPhone的一部分,而iPhone又等同于智能手机,那么它也就仅仅是智能手机的一部分,而我家ZZ已经有了一部虽然很老但还能用的智能手机,犯不上再花1300买一个额外的产品。因此,iPod Touch也被排除了。剩下了最难抉择的平板电脑和电纸书。平板电脑的价位普遍比电纸书贵,而最便宜的国产名牌大概是联想的乐Pad,1400的价格还算可以接受的上限,功能上也还可以,上网,玩游戏,看电子书,等等等等能想得到的平板功能都可以。ZZ也很喜欢玩iPad上的切水果游戏。不过几经权衡,还是毅然舍弃了平板。因为还是那句话,平板跟电脑的功能交叉的太多了,看电影,没有电脑清楚,听音乐,俺们有iPod Nano,看电子书,电脑手机都可以,效果差不多,唯一方便的就是切水果,不过,童鞋,生命是宝贵的,不能总浪费在娱乐上吧。遂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电纸书这个东东。话说最有名的电纸书算是Kindle了,那就是它了。不过即使Kindle也有很多种款式,Kindle 3,Kindle 4,Kindle Touch,还有平板电脑Kindle Fire(这个已经被排除了)。最终的选择是Kindle Keyboard WiFi+3g版,特点就是全球无线上网,待机时间也很长,看书效果那是相当不错。想到这,纠结已经持续到晚上了10点钟了。

然后就是上淘宝这个神奇的网站找卖家,拍,付款,发货,收获,不在话下。拆开包装后那是相当的兴奋啊,全新的诶,全新的有木有,哥们我也就买个笔记本是全新的,手机是14天机水货,还被ZZ强迫换了一个诺基亚功能机,什么叫功能机你懂的,上一个笔记本是老康淘汰的,台式是二手买来的,iPod也不在我手上,呜呜……关于新的Kindle Keyboard WiFi+3g版本的使用心得稍后再说,不过这款机子现在不在我手上有木有,某些人正在用它看盗墓呢有木有,坑跌啊有木有,呜呜……

读过《晚明七十年》

假期回家一口气带了四本书回去,只有这本《晚明七十年》看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书只是翻了翻几页就搁在一边。不过《读库 1102》却在坐卧铺的时候给看了一大半。十年砍柴的这本《晚明七十年》的副标题是“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从张居正说起,到崇祯上吊止。说实话,一篇一篇短小的文章读起来毫不费力,话说是在报纸上的连载,但也有些割裂感,不是很连贯。再看内容,写得一般,说实话,没有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那种从细小的事件娓娓道来的气势,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写得如小说那般搞笑与逗乐。全书只是事实的罗列,加上作者一些分析,唯一的亮点是全篇最后一部分,对明朝整个政治体制问题的探讨。明朝如何亡的?不但崇祯帝在问,当时的大臣也会问,农民李自成,后金的多尔衮,乃至后世的人们都会问这个问题。崇祯帝会认为是文臣误国,因为他与文官集团的矛盾在明朝晚期体现的尤为突出,而作者认为是明朝整个政治体制、政治生态出现了问题。张居正不但推行了一条鞭法,还推出了对文官的考核制度,可是毕竟考核文官的是文官,执行一条鞭法的还是文官,再怎样施政都是需要手下这些办事的人的,因此再好的政策等到落实的时候都会被文官集团找到各种方式消化掉,于民起到的作用恐怕没有想象中的大,甚至有倒退的倾向。而君与臣之间的矛盾就更突出了,崇祯猜忌心极强,用人就疑,疑人就斩,君与臣完全不是合作的态度,乃至剿匪越剿越多,戍边越戍越往回退。

当我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总会有极强的带入感,就像玩RPG游戏一样。而且总会不自觉的站在失败者的立场上,比如如果我是崇祯我会怎么样,如果我是李自成的话我会怎么样。回到刚才说的,话说文官的考核完全可以引入现代的民主制度,比如说一个县的知县在一年的成绩怎样,可以考虑由读书人来考察,如这个县里的秀才和举人,不行的就撤掉,行的就留任,好的就升迁。这样文官的考察人不是上级而是下级,这样官员就能够真正做些有益于下面这些人的事情,而不是一味迎合上级考察的官员。将考察的权力下放给所有读书人,这是我的选择。戍边总是要花钱的,而且钱也是永远不够的,因此戍边需要屯垦作为补充,屯垦需要移民。比如当年陕西大旱,好,给你个政策,到辽东去当兵免费给你家几亩地,全家安置,杀敌有功的话免你几亩地的赋税,阵亡的话给全家老小抚恤。或者直接就减少辽东的赋税,让其低于全国的平均赋税很多,移民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不过说到底,还是需要君臣的通力合作,以及对文官集团的有力监督与制约。

看过萧红的《呼兰河传》以及李娟的《我的阿勒泰》

其实原来不知道萧红是何许人,只是买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封面上有人推荐,说书读起来让人想到萧红的《呼兰河传》,于是我也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借来读。呼兰河是流经哈尔滨附近的一条河,不知道小说发生的地方是否就在哈尔滨附近。这本书说是小说,更应看作是作者萧红对小时候生活的回忆。小时候的生活是如此的无忧无虑,爷爷家的园子里永远有玩不够的地方,园子里种的各种植物,堆满奇珍异宝的仓房,这些都让人不禁联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我也出生在东北,在姥爷家的园子度过了大半个童年的幸福时光。姥爷家有两个园子,门前的园子种庄稼,种蔬菜;后园种花种草,有一个花房,还搞过一个水塘。不过前园在冬天的时候就成了空地,垄沟间浇上水就能滑冰车,不过冰车很宽,垄沟很窄,划起来总不是那么顺利。后园有姥爷为我做的一个秋千,荡起来飞快爽快,我至今还想上去玩一玩。这就是本书前半部分给人们展现的,使人们联想的,总是那些童年的美好经历。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家境是殷实的,房子有多处,还租出去许多。但是爷爷绝不会为富不仁,对待偷东西的穷亲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租房的房客也很客气。但是无论地主多么从善如流,风歪嘴子无疑是不幸的,小团圆媳妇也无疑是不幸的,那时生活在呼兰河边的人们也都是不幸的。除了急缺的教育和医疗,信息的闭塞,更重要的是弥漫在人心里的迷信、封建守旧的思想使得所有人都成为了这不幸的牺牲品。可以说,萧红给我们呈现的是让人迷恋又不得不让人痛恨的家乡。

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则不同,虽然有对城市化的控诉,但更多的是对半原始的自然生活的展现,让久居城市中的我们有一种胸中涌起的清新感。那是我们不常见或从来没接触过的放牧生活,一家人开着小卖店跟着牧场在草原上转来转去。这样的生活是孤独寂寞的,同时也是清新自然的。从书中我们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无比的感情,对草原生活的依恋。

看过《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不知道从哪看到推荐这本书的了,从图书馆的总书库里把它借来的时候,已经斑驳不堪,是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的旧书。不过旧书也能给人新的启发,特别是我们已经很“熟悉”的的鸦片战争。其实说到鸦片战争,已经不能给我们什么特别的启发了,无非是开启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可是当我们通过本书审视整场战争的进程,洞悉战争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的时候,已经不能单纯用启发来形容了。

无疑,鸦片战争始于禁烟。在我们印象中,好像禁烟是林则徐的专长。其实读过本书后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禁烟是大势所趋,烟货不但摧残民众的身体,更让整个国家的经济面临巨大的危险。所以各地官员无不以禁烟来向道光帝表明自己的才能与忠心。当然,禁烟必然遭到英国人的强烈反弹,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是自然的选择。于是乎清廷就面临着“主剿”还是“主抚”的两难选择,其实就是战争还是媾和。道光帝根据时局的变化也在两者上多有游移。到最后,实力摆在那里,英军势如破竹,无论在武器装备上,战略战术上,单兵素质上,甚至在局部人数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失败是必然的,因此,后来在南京签订条约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战争的起因经过简单如此。但是背后的问题却很多。首先看到的就是各地官员的谎报军情。这在鸦片战争的各个时期都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虽然当时信息的传播十分不便,道光帝获得情报的唯一途径就是当事官员的奏折,但是这也不能成为各地官员谎报军情的理由。虽有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可某些扯谎的想象力也过于丰富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清朝官员很多其实考虑的不是实事求是的汇报战场上所发生的,而是尽力表现自己有多行,不考虑社稷安危,而只考虑自己的乌纱帽。可见科举制度所培养的各级官员的道德弊端。这跟现如今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何其相似,我们究竟选拔的是一群有服务精神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还是精挑细选了一些智商不错,文章写得颇好,可也更会溜须拍马的官员呢。另一点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是很多当初“主剿”的官员在见到敌军强大的实力后纷纷改为“主抚”。这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何种行为是“卖国”,什么样的人算“汉奸”。以当时的背景,当各地封疆大吏看到英国的船坚炮利根本无法打赢时,避战求和,避免无谓的伤亡是否是一种最明智的解决方案呢?作出选择的这些人是否就应是所谓的“汉奸”呢?难道指挥自己的将士白白去送死的人就不是“汉奸”而是“英雄”吗?这些都值得商榷。文章的最后,作者茅海建提出了对这场战争的反思,虽然我们打输了,割地了,赔款了,签了不平等条约,可是我们并没有吸取一点点教训,特别是统治阶层。于是我们一遍遍重复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签了一个又一个割地赔款的条约。作者比较了同样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日本,人家反思了,进步了,于是有了明治维新,国家富强了。可我们呢?我觉得应该说我们文化的惯性是很大的,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留下的烙印是极深的,等到我们觉醒的时候是否已经来得太晚了。

战后14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战后52年,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
战后86年,1928年,中英两国政府又在南京签订条约,取消协定关税。
战后101年,1943年,中英两国政府在重庆签订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军舰自由进入通商口岸、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不平等权利。
战后142年,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联合声明。
战后155年,1997年,中国正式收回香港领土主权。

而我们真的觉醒了吗?

读过《长尾理论》

最近读了一本叫《长尾理论》的书,很佩服老外把很简单的道理论证得都如此透彻。简单来说,长尾理论指的就是顾客关注的不仅仅是热门的产品啦,很多顾客想要的是小众的产品,而互联网的出现恰恰满足了顾客的这种需求。书中举了很多的例子,什么iTunes啊,Netflix啊这些,说这些网站不论再冷门的音乐或者电影都有人付费下载收听或者观看,因此要重视啊。重视的方法就是,书中说的,建立筛选的机制,简单的说就是内建搜索嘛。书中认为互联网的出现给这些长尾产品提供的存在的理由,因为像实体店铺的空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将过时的产品还放到货架上,只能摆放热门的产品。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少部分顾客的需求。而有了互联网,网上存储资源的成本看似是廉价的,因此可以存储很多东西,给众人又很大的选择空间,往往在小众产品上能卖的出去。其实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长尾理论所描述的小众市场也是存在的,比如大型的连锁书店大多售卖的是热门的书籍,而一些小书店可能就要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市场,往往就成为长尾的末端,为冷门的顾客服务。

但是考虑像宜家这样的家具零售超市,虽然空间是很大的,可还是有限的。每年都会替换掉很多卖的不怎么好的产品,替换成新品,再出售。而宜家又没在国内涉足网上零售,有些设计的很好的,但是卖的不好的产品就此消失掉了,很令人惋惜啊。如果宜家能在国内开网上店铺,那些在实体店不卖的产品就可以放到网上去,反正订货不一定很多,但一定可以卖出去。

也谈社会化网络营销

最近刚看完一本书,名叫《正在爆发的营销革命:社会化网络营销指南》。里面讲的是现在在国外很火的一种网络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社会化网络我懂,像咱么国内的人人、开心都算吧,说白了就是你能找到你朋友的地方。可是看过书之后才知道,社会化网络包括了博客、微博、照片共享、视频共享、社会化网站等等一大堆,甚至还有亚马逊那种传统的B2C网站,可谓五花八门。那啥叫社会化网络营销呢?这个我看过书之后理解了。举个书中简单的例子,说有一个卖家用搅拌器的公司,可能是销路不太好,只能拿出$50来做广告(混到这份上还真够惨的),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也就拿着几台这个公司的产品去超市或者社区促销一下就完了,一个上午,$50花完。可是人家用这$50拍了个视频传到了Youtube上了,视频的内容是用该公司的搅拌器搅碎了木屑(质量还真不赖),该视频得到了疯狂的支持,因此该公司又拍了70多个视频,看过这些视频的人数总共超过了1亿,该公司的销量可想而知节节攀升,这就是社会化网络的力量。

看过该书给我的感觉是现在的广告真不好做啊,明着来的广告你没创意不行,没创意没人爱看,反倒影响你产品的形象,就像“脑白金”的广告,数十年如一日的俗,产品给人的感觉也是俗不可耐(其实产品本身作用也不大)。暗着来的广告吧,也被现在越来越慧眼的人们分辨的清清楚楚,就像现在电影里经常出现的植入式广告,刚出来的电影《80后》不是被人说有饮料的植入式广告吗,可是演员还不承认。这利用社会化网络的广告吧,你还就得暗着来,你得先放出一段有娱乐精神的段子,就像上面那个搅拌器的视频,人们一看,嘿,这个有意思,家用的搅水果的能用来搅木头,这个厉害。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就产生了口碑。你在这视频里也不能闲着,不能光为了讨好看客,还得隐晦的给出这个是你们公司产的,比如说给这个搅拌器的商标处来几个特写,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化网络到底是延伸了人们本来就有的社交范围还是凭空增加了新的社交圈。我觉得还是拓展了人们固有的交往圈。因为如果没有网络的话,你还是会有一个自己的社交圈的,这个社交圈可能基于你认识的人,有共同兴趣的人,不过一旦有了网络,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就不见了,你可以方便的连接到网络与别人交流。那么这样就是扩宽了你原本的社交圈或是潜在的社交圈。这可能就是社会化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当然它也有巨大的力量,人们的口碑口口相传,会对公司的产品由巨大的影响。这也是社会化网络营销的意义所在。

批判的思考

最近看一本大学教科书,名字叫《批判的思考》。书里面讲的都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书很厚,刚看了一点,不过感触颇多。书里面提到所谓“民主”国家的新闻媒体。虽然这些国家的新闻媒体大多是私人性质的,而非国家所有的,但是,书中提到,现在的新闻很少有记者去主动挖掘的了,更多的新闻是被提供的。所谓被提供的,就是说事件发生了,然后政府部门或者公司发言人向新闻媒体发布消息,掌握舆论,而新闻媒体大多是被动接受消息。如果新闻媒体对消息来源有什么不利之处,那么就有可能得罪信息源,下次就没你的新闻了。简而言之,向《华盛顿邮报》那样主动揭露“水门事件”的挖掘性新闻是越来越少越少了,新闻大多是被动的接受。可见,我们获得的消息往往是别人告诉你的事情,而事情的真相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书中还列出了修辞与论证的区别。所谓修辞,大都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样的感情色彩足以引起其他人的共鸣。然而,修辞中没有坚实的论证,也就是没有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相反,论证就是用其他的事实来证实某一观点。现实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修辞,目的就是得到你的认同。而事实是,修辞的效果更“好”,所谓的更好,活着可以说效果更明显。比如说一个广告,可能它不会告诉你具体的技术细节,而是举个经过千挑万选的例子来强调所卖产品的好处,或者说一些强烈修饰性的词,如效果太好了,太神奇啦,之类之类的。这些没有具体内容的话语往往最能打动人心,而产品真实的情况往往不被人所知。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Book 1)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一册)

前几天花70大洋(想想就心痛)在卓越亚马逊上买了这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英文版本。卓越的配货还是不错的,会预计到达的日期,不像当当,冷不丁在一个下雨天的上午给你打电话让你取书。说说这本书,刚开始拿到觉得很轻,不过想想毕竟只有224页。书的纸张是那种再生纸,黄黄的,软软的,感觉一撕就坏。不过内容还不错,我刚看了第一章,讲伏地魔把Harry Potter的父母杀了,只留下了小Harry,小Harry被海格送到了他姨家。第一章学了很多生词,比如jerk,比如cloak等。可是昨天该书正式被ZZ夺走,从此了无音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