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文革前夜的中国》

从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得到的推荐,正好我们学校图书馆有这样一本书,就借来读读。《文革前夜的中国》从第一章走出困境开始,至第五章山雨欲来为止,写了文革前从59年开始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问题。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法律的确立与执行都是根据政治风向来变化着的。对知识分子来说,想受到法律的保护基本是不可能的,不受到法律乃至政治的迫害就不错了。书中对所谓的“自然灾害”好像没有特别详细的描写,当然了,也不能怪作者,因为本书重点还是政治,是党内高层的政治斗争。想起高华教授的讲座,说毛在历次政治斗争之前都是要有思想形态的表述的,具体来说,就是要整你,不说你犯了什么法,犯了哪一条,而是从思想上来否定你,说你是反社会主义的,反无产阶级的,反XXXX的。毛一表态,手下的笔杆子跟风群起攻之,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然后再整你,教你无话可说。这招相当的恨,因为法律是有框框的,再怎么解读都是白纸黑字的,可伸缩的余地有限;而思想就不一定了,你本来是白也能把你说黑,而且上纲上线,并从根本上否定你。看了姚文元等写的文章,简直是牵强附会,毫无道理可言,完全是罗织罪名。不禁想到现在的方韩之争,手段和手法何其相似,不知是什么目的。

本书表现的毛,想要的是人民民主。毛相信民众,而不太相信手下的干部队伍。因此,历次政治斗争貌似都是针对的有文化的干部队伍,对所谓的“人民”是很少成为被运动的对象的。然而“人民”不是一个法律上的词汇,是一个政治词汇,说白了就是说你是人民你就是人民,说你不是人民你就不是人民,所以真正的人民也往往被卷入针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政治运动中。毛认为干部队伍有问题,而且问题是很严重的。而干部队伍的领导者是刘,因此整干部队伍就必须要整刘。但是毛又不能使用法律的手段,因为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在政治面前是人人不平等的。自己本身极不民主,享受着偶像崇拜,当然不愿意红卫兵们造自己的反。所以说毛的想法和自己的实际行动是极其矛盾的,而自己的实际行动又与所达成的目的也是极其矛盾的。政治斗争的目的是为了人民民主,实际得到的是少数“人民”的专政。因此毛只能跳过中间的干部阶级,直接领导人民的运动,来反中间的干部阶级,实行在自己授意下的所谓“大民主”,实际上是自己的“大专政”。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