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应用的选择

我承认,有的时候我是很纠结的,比如说在用笔记类应用的时候。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用起来笔记类应用的 ,不过最开始应该用的是微软的 Onenote 。毕竟是免费的嘛,貌似当年还跟 Office 2010 绑定在一起,用着挺好,功能也挺强大。后来我又为什么转投了 Evernote 的怀抱呢?那是在我买了黑莓的 Q10 之后,发现微软这个家伙竟然没出黑莓 OS 10 系统上的 Onenote ,有些失望。毕竟微软给苹果的 iOS 和谷歌的 Android 都出了 Onenote ,对于一个市场占有率同样低的黑莓 OS 10 系统,你为什么这样相煎何急呢?然后我就一直用着 Evernote ,因为它很情怀的在黑莓的系统上也发布了相应版本的 App ,而且做的还挺好,这样我在手机上就可以看笔记了,随时 Mobile。那学校的电脑怎么办呢?学校的电脑是默认安装了了 Onenote 的,不过好在 Evernote 有 portable 版本,也就是绿色版本,可以整个下下来,不用管理权限就能运行。甚至可以存在学校的云端硬盘里,在每个联网的电脑下都可以打开,用起来也还可以。我在这里就不比较两个软件有什么区别了,只能说,要想用 Evernote 的那些高级功能,你是要花钱的,而 Onenote 基本上是免费的。

最近的新闻说 Onenote 发布了 Evernote Importer 这么一个小工具,可以方便的把用户存在 Evernote 上的笔记迁移到 Onenote 上去,我就用了一下,发现挺好,没什么毛病。本来是想当作备份用的,因为我是备份狂魔,所有文件都定期作备份。但我又转念一想,我的黑莓 OS 10 系统现在不是支持亚马逊的 App Store 吗?会不会在那上面有微软的 Onenote 呢?上去搜了一下,果然有。所以我果断的安装上了,虽然现在黑莓的系统对 Android 的 App 支持还是不好,有点慢,但也足够了。所以这篇博客的主题就是:Evernote ,滚蛋吧,并不想给你付费。

期刊论文的版权问题

对于一个暂时处在搞科研阶段的人,文献往往是很重要的。而在文献的各种类型中,期刊论文又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期刊论文既可以短小、精悍、时效性强,又可以长篇大论、涵盖广泛、回顾过去。而且现在很方便的一点是,期刊论文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你在 Google Scholar 等搜索引擎上搜到文章,点开学校图书馆的链接,就能直接下载了。确实很方便。

但是,如果这时你发现这个期刊文章学校竟然没有订,是不是很伤心?是不是很沮丧?是不是很伤害你一颗熊熊的向往真理的心?其实有时候这种情况是出版企业造成的。每年学校都要付出很多钱来订阅来自 Elsevier 、Wiely 、 Springer 等出版企业出版的期刊文章。其实很多期刊的评审啊、主编啊都是在义务劳动,人家追求的只是想让本学科向前发展。而这些期刊干了些什么呢?基本上是找人把你提交并被审稿人审阅,被主编通过同意发表的文章,拿来编辑编辑格式,放到网上,然后开始卖(个人观点,难免以偏概全)。我们不能说出版社什么也没干,毕竟人家辛辛苦苦在编辑格式。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真正付出大部分智慧劳动的是那些义务的科研工作者。所以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参与了大部分劳动的人,或者说贡献更多的群体,往往因为资金的问题,得不到群体中其他人的智慧,从而阻碍了信息的流通。这显然是一个很奇怪的状况,而目前有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来解决。

当然,现在有很多杂志是免费供大家看的,但是我不知道这些杂志是否有可持续性,毕竟没有收入来源,难道是卖纸质版本?。还有预印本杂志的网站,比如 arXiv ,初稿可以提交到上面,跟真正发表的相差也不大。不过那上面大多是计算机科学的文章。其他学科的文章可能很少,一些相关学科的传统优势杂志显然也没有做这些事情。当然还有人说,你可以管作者要啊,嗯,也是一种方案,但终觉有些麻烦。前些时候看到,有一个网站叫做 Sci-Hub ,是科学界的海盗湾,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一些学校可能没有订阅的杂志的文章。今天我就用它找到了两篇文章,很快捷方便,当时也米有觉得有哪些不妥。

不过细细想来,这个事情还是有可讨论的余地的。因为这个事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不好。我们说它不是绝对的好,是因为毕竟这种行为侵犯了所谓的知识产权,我们没有付费。我们说它不是绝对的不好,是因为它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我还记得本科时候选了一门公选课叫 「知识产权法」,法律基本原则之一讲求公平,既不能侵犯了作者的权益,又不得不考虑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我们一般要求知识产权有20年的有效期,作者在此期间可以靠出卖自己的才能换取一定的报酬,但是在版权期失效之后,其他人就有机会来出版你的这个东西了。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对学术著作并没有相应的要求。哦,也不尽然,发表文章的时候可以选择花几千美金来买断文章的版权,这样别人就可以免费看了,不过这些钱毕竟不是少数,很多作者不会花这个钱的。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有些期刊已经发表了几十年,虽然已经很老了,但堪称经典,很多人引用,你也想拜读一下,但发现它还处在版权保护的阶段,没有免费的可以看。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情形一样。因此我觉得更可行的方案是缩短学术著作的版权期,尤其是在网上公布的版权期,比如 5 年,在 5 年之内,出版机构可以靠这个挣钱;过了 5 年,你的实验可能已经不先进了,但可能还有学习的价值,这时候就可以免费在网上看了。不知道这种想法怎么样,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推行的空间。要不然,只能逼着我们继续去用 Sci-Hub 之类的盗版网站了。

操作系统

上次说过我在我的桌面电脑上安装了 Mac ,同时还有一个 Windows 10 ,开机时是可以选择系统的。Mac 是安装在一块 SSD 硬盘上,而这块 SSD 硬盘是从我的笔记本电脑上拆下来的。所以我的笔记本就又回到 HDD 时代了,开机巨慢无比,尤其还是运行的 Windows 10 。可以这么肯定的说,自从用上了 SSD 之后,你就回不去了。相比于开机只要 <10 秒,你怎么可以忍受长达 1 分钟的启动速度。所以最近我很少用我的笔记本。但是我又很想用,因为它是 Thinkpad ,键盘的体验要好过我台式机的键盘,所以我又想用它写东西,但是开机又慢,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解决呢?买一块新的 SSD ?嗯,并没有预算,而且有些浪费。想一想,只有祭出我珍藏多年的 Puppy linux 了。

Puppy linux  是一个 Linux 发行版,与其他发行版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很小巧,只有不到 256 Mb ,这么小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加载到内存中,完全运行在内存中,完全不需要硬盘,速度还飞起。所以本着折腾得精神,我又把 Puppy linux 装在了我的 U 盘上,启动我的电脑。虽然由于需要拷贝系统到内存,启动速度没有 SSD 那么快,但还是可以接受的。最重要的是它运行很快啊,开个 Youtube 视频神马的毫无压力。而且软件还可以,我自己又装了 Google Chrome ,大部分的网络浏览因该问题不大。虽然办公软件欠缺,但是我准备用微软的 Office web 来解决。基本上就是这些了。所以,从今天起我就准备在我的笔记本上运行这个系统了,Windows 10 神马的就一边呆着去吧。

《野哭:弘光列传》

最近读了李洁非的《野哭:弘光列传》。作者通过十几个南明弘光朝出场的人物,勾画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人们的不同境遇。就像作者说的,这些人「涉及帝王、武人、士大夫、学生、妓女、艺人、学者、隐士、起义者,非常广泛,覆盖了社会多个层面」。说实话,我对除了帝王及武人之外的人不是很感兴趣。我的意识里,在家国如此动荡的年代,似乎只有帝王式的人物,才有魄力成为领袖,或者是有天生的基因如此;而武人,也只有武人,才能处于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地位。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虽然明朝重文轻武,武人都被监军所挟制,但基于明朝末年的状态,武人已经强化为军阀,如果他们能平定叛乱,驱除鞑虏,也不能不说可以大有作为。可是,毕竟帝王不是刘秀,武人亦非岳飞,中兴之图更渺无踪影。怎奈江北四镇中最有实力的高杰出师未捷,被奸人暗中算计,北图无望。镇守武昌的左良玉,虽号称 80 万之众,然多为早年俘获的叛军,早已不能挟制。在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东进南京的途中,暴病身亡。以前我总纠结于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现在我更相信后者。真的是,人,才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看了一本讲美国工会的书,书的作者算是工会一方的代表,语言啰嗦不堪,逻辑有些混乱,还完全从工会的角度来…

看了一本讲美国工会的书,书的作者算是工会一方的代表,语言啰嗦不堪,逻辑有些混乱,还完全从工会的角度来自说自话。书名就不说了,好不容易给看完了。结论是还是得看学者、教授的书,客不客观就另说了,起码逻辑顺畅,语言能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

我是怎么在PC上装了Mac的

这个事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 ZZ 硕士期间的师弟要结婚,要我们录一段视频给他。我们俩那天跑到一处风景较好的 Tunnel,在 NG 了多次后,终于录下了一些视频。于是我就很自然的要剪辑一下。师弟的要求是30秒即可,说一些祝福的话。我们录了很多段,中间 NG 的过程可能更搞笑,所以我就准备把这些镜头也加进来,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时候我们需要一款视频编缉软件。好了,需求来了。我们知道在 Windows 下有著名的 Windows Movie Maker ,但是问题是它的功能比较少。作为一个民间艺术家,怎么能让区区软件条件限制我艺术造诣的发挥。所以,我决定买个视频编缉软件回来弄。这时候懂行的你可能就知道了,一般来讲视频编辑我们只认准 Adobe Premiere ,好多电影都是拿它剪的。但是只要你看了 Adobe 的网站就知道了,价格十分感人。而且现在还好死不死得搞起了订阅服务,花几十到只能用一个月,实在太坑爹。好在我们有针对新手的 Adobe Premiere Elements 14 ,价格也很亲民。我上网找了半天,发现 Staples 官网上的最便宜,Adobe Photoshop 和 Premiere Elements 14 打包卖,学生版是 90 加元,加税不到 100 刀,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就买了。买了我就很兴奋的下载了。下了我就兴奋的开始安装了。结果安装不成功 … 我的台式主机是 Windows 10 专业版,竟然装不上,出错的问题是一个叫 Sonic 的第三方的工具神马的不能安装。试了好多次,依然不行,连兼容模式也试了,还是不行。其实 Windows 10 的兼容性问题遇到好多次了,之前装战地 3 的时候防作弊软件 Punkbuster 就因为兼容性装不上,导致不能联机游戏,只能把战地 3 卸载。学校的VPN 软件 Cisco Anyconnect 也因为兼容性问题装不上。奇怪的是安装在另一台笔记本 Windows 7 环境下的 Cisco Anyconnect 一旦升级到 Windows 10 ,还能正常运行。好吧。看来花钱买的软件不能用了。你妹的。Cao 。*&^&^%*&^)*((&^%&*^&*^%(&*^*&^

我想静静。

后来仔细想了一想,似乎可以用 Windows 10 自带的虚拟机功能安装低版本的 Windows 解决问题。不过想一想这画面都很美:你打开了 Windows 10 ,你打开了虚拟机,你运行了刚刚升级过的 Windows 7 ,然后你又运行了本来可以在 Windows 10 上面运行的视频编缉软件。你妹的。Cao 。*&^&^%*&^)*((&^%&*^&*^%(&*^*&^

我再想一会静静。

突然,我灵机一动,我可以在虚拟机里安装 Mac 。Mac ,多么高大上的名字。可是转念一想,虚拟机还不能应用到我这台超值台式机的全部性能,怎么办?终于,我想到了可以安装 Mac 和 Windows 双启动。Dual Boot ,这名字,多么吊。

想法有了,下面就是一些体力劳动了。首先我的高大上的 Mac 必须要 SSD 才配得上,HDD 神马的是不是都弱爆了。我只好把唯二分之一的一块 SSD 从笔记本上拆下来。拆之前还把一块 HDD 从另一台更老的笔记本上拆下来,双方进行了友好的硬盘克隆,保证 SSD 上的 Windows 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这块 HDD 上。可怜了我的笔记本,好不容易升级好的 SSD 竟然又降级了。不过为了我的 Mac ,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格式化了 SSD 之后,把它装在了台式机上面。然后又下载了 Mac OS 10 Yosemite ,Yosemite ,优山美地,这名字连中文都翻译的这么好,碉堡了简直。找了一个 8 Gb USB ,装上 Yosemite ,从 USB 启动,在新的 SSD 上安装 Mac 。安装的时候学 Youtube 上的视频在启动之前加了一些 flag 神马的,终于成功安装上了。安装上之后,第一件事,是什么?我们做事要不忘初心 。当然是下载天杀的 Adobe Photo 和 Premiere Elements 14 的 Mac 版。哦,对了,之前忘了提,我能想到安装 Mac 的部分原因也是买的这个软件给了我 4 个序列号,两个 Windows 的,两个 Mac 的。下载之后,成功安装。Yeah ! 现在师弟已经收到了最终剪辑为时长 1 分半的视频,不过他不知道这背后师兄的艰辛啊。

两年前注册了Netflix,免费试看了一个月后就停了,算是占了便宜。最近登陆上去想续一个月费看即将播…

两年前注册了Netflix,免费试看了一个月后就停了,算是占了便宜。最近登陆上去想续一个月费看即将播的纸牌屋,结果Netflix的账号已经没了,重新注册后绑定了Paypal账号,又获得了一个月的免费试看机会。。。感觉像发现了bug #伪极客

Lynda.com 使用体验

我们学校的电子资源不算是特别丰富,一些学术期刊都不能查到全文,还得馆际之间文献传递,一等就要等许久。更别提电子图书了,似乎只有 Springer 出版的电子书有全文,Elsevier、Wiley 和 CRC 等的电子书就别想在网上看到了。不过有一点好处,就是Lynda.com我们可以免费登录,里面的海量视频教程都可以任意免费观看。不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给我的感觉是只要学习或使用一款软件,最快的方式当然是拿过来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迅速上手,不过不免走很多弯路,也不见得系统全面。如果要想全面的了解一款应用类的软件,如 Adobe Lightroom 等,还是要看教程。而纸质书形式的教程并不适合这种应用类的软件,因为但凡你看过类似的书,就会发现里面充斥着大篇幅大篇幅的屏幕软件截图,看起来觉得很奇怪。我明明是在看书啊,可是书里面的文字很少,而图片很多,讲的内容其实很少,不过有时候要连续排版数十页,看起来很麻烦。这时候,视频教程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一节节课程少则1-2分钟,多则10分钟,就可以把软件的一个功能解释清楚,一目了然,非常方便。而整体的课程长度在3-4个小时,就可以把一款软件学透彻,还是很划算的。我最近就在看 Lynda.com 上 Adobe Lightroom 的课程,Lightroom 其实就是一个图片管理软件,有一些无损修改图片的功能。这款软件呢,之前听说功能很强大,远超 Picassa 啊等类似的免费软件,不过自己捣鼓起来觉得也差不太多。看了视频后却发现,很多功能,之前并没有发现或者运用到,比如给人物添加标签啊,给照片分星标啊之类的,强大的无损修图功能之前也没有用到过。所以说,看软件的视频教程还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针对这些略显专业的应用类软件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