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研究生,好不容易有一个寒假好好在家休息。不巧每年的寒假都与春节重叠。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寒假本是好好在家休养的时间;而春节则是亲戚之间互相走访拜年的时间。这两者在我的寒假假期中就产生了极为尖锐的矛盾。首先,春节之前的假期对我来说过的是很滋润的,每天8点多才醒,上上网,玩玩游戏,看看书,生活别提有多安逸了,怎一个“宅”字了得。这也难怪,出门在外有半年的时间,半年都没怎么放松,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还不好好“堕落”一下,把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情整理一下。其次,春节乃我国传统佳节,乃一家人团员之际。按照费孝通他老人家的考察,中国人“家”的概念既可以缩小到三口之家,又可以扩大到有血缘关系的所有人。并且,我觉得每逢像“春节”“清明”“端午”这样传统重要节日,“家”的概念往往易被扩大化。因此造成了地理位置不同的“家人”之间的走访与串门。当然,这对于维系家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到了我这里,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年轻人对于“家”的认知没有老年人更深刻,特别是在“家”里呆了18年之久后,好不容易摆脱家的束缚,出外打拼,对“家”有一种感情上的不认同,或者叛逆。而春节则是强加的一种社会习俗,年轻人只好被动接受。因此对“家”的不认同就延伸为对“家人”的不认同,因为“家人”是构成“家”的最主要要素。特别是对从小不多见的“家人”的不认同,当这种不认同与社会地位,经济基础,年龄阶段相互作用后,不认同可能会增大。
对于我,前几天去了趟舅爷家。一天没干什么,就看表舅的美剧《Fringe》来着,晚上还勉强去吃了顿饭,回来就感冒了。第二天ZZ让我去她大姑家(非亲大姑,隔辈的),我是说什么也没精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