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BT,没有VeryCD,没有译言

最近有关部门封停了国内400多家P2P网站,BTChina和VeryCD首当其中。这个不好理解,因为像VeryCD只是提供一个中介的性质,网站上放的是“种子”,而不是影视作品本身。这就像我去商店买了个正版的《蜗居》DVD,我看完了,然后想借给别人看。而我一时又找不到谁想看,就写个布告告诉别人:我有正版的《蜗居》,我看完了,想借给别人看。而现在这种布告以“种子”的形式出现在网上啦,实物的DVD也变成了视频,我们不用跑到别人家里去拿这个实物的DVD了,只需让别人共享他们的视频就好了,方便省事。现在国家说这个是侵权的,好吧……但是如果这样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译言网的封停就更不好理解了。译言网是以翻译国外互联网上的文章为主要目的的。虽然有些文章对我国政府不利,但总得听听“不同”的声音吧,不能总像“参考消息”一样刊载全是一片叫好的文章吧。批判一点对政府的建设,对我国的民主建设也是有好处的吧。很不理解。

上火

前几天晚上我正高高兴兴的泡着一杯菊花茶,看着一朵朵小菊花在水杯中盛开,觉得还是挺好玩的。不料一个师兄见到告诉我说喝菊花茶是去火的,问我上火吗?我这才知道喝什么茶原来也是有讲究的,喝菊花茶去火,我说我怎么有越喝越冷的感觉的?那有什么茶是越喝越热的吗?不晓得啊。

实验室有个师兄是做吃羊肉为什么上火而吃鸭肉为什么去火的,呵呵,真是有创意。不过他是用大鼠的基础体温来代替上火啊什么的,不甚了解,以后应该帮这个师兄做做实验,说不定以后我也要养些小白鼠呢。

世界末日?

刚看了《2012》,没想到共享事业如火如荼,还处在公映期的灾难巨作《2012》就已经在IPV6上有R5版本了。真不知道那些在前几天花了好几十大洋去新街口看电影的家伙们看到我在这狂看心里是什么滋味呢?嘿嘿,看自己的电影,让别人去电影院花钞票吧!可能是由于这个片子的视觉特效做的比较好,我今天晚上从ZZ那回来的时候看着维景大酒店的高楼怎么感觉有点歪呢,好像一种要倒的感觉,嘿嘿。说实话这种片子还是挺能让人有一种要相信的冲动的,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很有可能看后婉儿一笑,继续他们的生活。对于我,好莱坞的片子也就这种特效特别好的还能看下去吧,比如《变形金刚2》啊之类的,像其他一些类型的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吸引人的地方了。即使像《2012》这样的片子,我相信存留在人们脑海中的时间不会超过明年元旦,或者春节,在我看来我可能圣诞节就会忘了吧。

考试

今天上午考“自然辩证法”,昨天下午考“高级食品微生物学”。这两天连续的赶场考试,而且都是开卷,手都有点写硬的感觉。“高级食品微生物学”的老师仍然是晓葵姐,虽然她已经很大了,可是长得看起来还是挺年轻的。考试的内容以上课讲的内容为主,还有一些同学讲的PPT的内容。我觉得这种开卷考试就应该考些创造性的、设计性的内容,尽考些课堂上讲的内容难道是考我们谁上课笔记抄的最多(其实我们用的资料都共享了)?结果只有一道题考察了设计实验的内容,这题我答了整整一页,导致后面的题都没有时间写,字迹甚为潦草(结果老师鉴于大家都没有时间又宽限了很长时间)。今天的“自然辩证法”就更没有新意了。我觉得这种课吧应该尊重人家作者的原意,中国老师或者说教我们课的这个老师总是习惯“与时俱进”,就是说把人家的观点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而这种结合往往偏离了作者的原意,掺杂了许多不知是谁的观点。本来早就对这个老师很反感了,一点思想都没有,好好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让他讲成那个样子。上周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恩格斯的原著,发现好多观点跟老师讲的都是完全不一致的,人家很多观点都是持中立的态度,结果被老师一“解释”就解释的变味了。我觉得还是这个老师的水平不够,没有自己的观点,竟是抄别的书上的观点,还有可能原著看的遍数不够,我看了不到两遍都觉得这书看一遍就有一遍的意思,每次看都不同。其实“自然辩证法”真正学好了对科研的帮助时很大的,其中很多的观点如“量变与质变”、“相对于绝对”等等的观点都是很符合绝大多数科研实际的。我觉得今后很有必要老师拿着恩格斯的原著,上课对照着原著进行讲解,省得上课尽是偏离原意的胡乱发挥,信马由缰。

听报告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听无聊的报告有多无聊:首先,你会对他所讲的东西产生不出一丁点的兴趣;然后,你会有很强的冲动打断他的报告,向他提出很多的问题,并且幻想他回答不出的窘境;再然后,你渐渐失去了反驳的动力,变得厌倦;到最后,你想直接跑掉。今天晚上我就经历了以上四步。

现在我总结出千万不能听的报告的类型:1、人很多而没有座位:这种报告除非很有意思很有意思,或者你对他所讲的内容很有兴趣,否则千万不能听,到最后连走的机会都没有;2、报告人是官员:他将的内容与学术的关系不是很明显,有一部分学术的东西,但更多的是政策方面的,宏观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没有大的启示性内容;3、报告人抱着扶贫的态度来的:这些人基本上对于中国的学术没有什么准确的定位,以为中国依然是那个穷国家,没有什么科研,所以讲的都是科普性质的东西,我们早就在课本上学过的东西,无聊;4、本校毕业到差些学校去当老师的人:这些人基本上没有进步,甚至退步,所以我们比他们的水平高。

强烈推荐的报告:1、海归/华人教授:这些人有国外工作的经验,有的甚至在国外当上了教授,他们往往接触到了最前沿的领域,讲的东西都是他们研究的东西,我们能够从他们讲的东西里吸收到很多很有价值的信息,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他们会说中文!中文很重要,这样能够保证我们的信息接受率能够达到80%以上,甚至到90%以上;2、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教授:说的我们能够听懂40%—50%,这已经是很高的接受率了,我们能够大体掌握他们在研究什么,虽然他们很可能会对一些前沿领域有所保留,但是和他们交流仍然是令人愉快的经历。

上周

上一周徐跃回来了,老罗,郭晋也来了。昨天他们又都走了。这些漂泊在外工作的孩子应该挺寂寞的,我想,独自一人在外,没有同学,刚到单位也没有熟识的同事,还没有女朋友(徐跃没有)。徐跃在酒桌上讲了许多关于食品企业的事情,听来很有感触,看来我们国家的食品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天很多人都喝醉了。

上周我也感觉怎么基本没干什么呢,没怎么看文献(虽然我也不知道要看哪些方面的文献,都是随便乱看的),也没怎么看统计学的书。而且我发现自己有点懈怠的倾向,晚上如果从ZZ那回来才不到九点就想往寝室一呆,啥也不想干,其实如果我去中心资料室的话还是可以看很多书的。有的时候上午两节课后到中心也不想干什么,基本都在上网玩,我想这也是很浪费时间的,以后应该改正,毕竟研究生只有区区两年半的时间。

白天愁课题,晚上愁课题,一直都愁课题

课题还不定下来,真是快疯了。在漫无目的的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找到了两个比较和我胃口的方向:一个是肉及肉制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另一个是我凭空想象的肉制品中铁的吸收。第一个比较中规中矩,老生常谈,不过我们实验室做的也不多,主要有两反面:一是肉中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的检测;二是肉制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我们实验室对于后者做过一些研究,比如说多环芳烃啊,苯并芘啊,硝酸盐啊之类的,前者则基本没有做过,貌似是基本没有做过(我们老板当年是研究瘦肉精作为饲料添加剂起家的,我现在来检测肉中残留的瘦肉精是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呢?嘿嘿),不过肉中的残留更可能是动物科学那边来做,我们做的机会会很少。反观后者,我们实验室虽然有所涉及,可是并不多,断断续续有几个博士或者硕士在做,与那些什么传统肉制品的改造啊,什么肉蛋白质凝胶机理啊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人家那是一堆一堆的博士硕士在做。不过我们现在实验室有一种趋势是转向微生物方面,在这方面倾注的力量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上一届的很多硕士和博士在做。还有一个方向就是所谓的肉的成熟机理方向,进来也是相当的火爆。而我引入的这个铁的吸收则转向了肉制品的营养方向,我觉得这简直就是我们实验室的一大创新啊,可是怎么我给老板发邮件老板都不回复呢?我就很郁闷。赶紧回复啊,这方面国外研究不多,国内想都不用想,我一查根本就没有。唉,一个大好的课题啊,一个可以申请千万级基金的项目啊。老板难道只知道出国玩吗?打乒乓球吗?杯具啊。

PS:我是一只茶几,上面放着很多杯具。

三门之行

上周五晚上ZZ和我去了浙江省台州市的一个小县城——三门,ZZ的姐姐在那里的电业局工作。我们第二天早上到了杭州火车东站,然后坐了公交到杭州汽车东站去赶第一班到三门的大巴。还好赶上了,不过经过一晚上和一上午的旅途,ZZ和我都已经累得不行了,上午大概10:40到达三门。中午吃了ZZ姐做的面,还是很不错的,下午睡到四五点钟。晚上是大餐:三门青蟹,还有好多ZZ姐做的菜。青蟹尤其好吃,体积比较大,比上次吃的阳澄湖大闸蟹大多了,肉也很嫩,不过蟹黄没有阳澄湖的好吃。晚上去ZZ姐的工作地点转了一圈,三门小县城还是挺小的,走一走就到了,也不知ZZ姐能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然后去K歌,我还唱了许多呢,嘿嘿。晚上跟王君睡在一张床上,跟他聊了聊南京,他是南京工程学院毕业的。

第二天上午貌似没干什么,我倒是8点钟就起床了。中午去吃了貌似煎饼一样的东西,里面夹了好多菜,还是挺好吃的。然后去所谓的“草头木勺”看海。我和ZZ在海边修了个大城堡,嘿嘿,还是玩得很开心的。上面这张照片里的ZZ很可爱吧,O(∩_∩)O哈哈~。晚上在海边吃的海鲜,然后才回去。

晚上也没干什么,玩了一下午都已经很累了。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床去赶到杭州的首班车,然后又是下车转公交,到火车站刚好赶上火车检票,接下来又是一天的火车。火车上有两个老爷爷在讨论茶叶,我就很崩溃。下午快4点才到南京,送ZZ回去然后我也会到了学校,为期两天的三门之行就正式画上了句号。

总结一下,虽然已经过了一周了,不过上周末的旅行还是充满了惊险刺激与浪漫美好的。倒车的时候时间真是相当的紧张;而ZZ和我在海边一起玩得时候还是很温馨的。

亲亲我家╭︿︿︿╮
{/ o  o /}
( (oo) )
︶ ︶︶

阴雨天

南京又一次经历着熟悉的阴雨天,简直让人绝望。因为你不知道这种天气到底什么时候会结束,你也不知道气温将要降到什么地步,只知道一早醒来还是看不见久违的太阳公公,还有时不时飘落的雨滴告诫着你:这里是南京。我已经习惯了。可是我家ZZ就不习惯了……昨天ZZ让我去送她回去,我没去,ZZ就可伤心了,然后我听着ZZ在电话里的哭诉,我也就可伤心了。想来自己对ZZ真的很不好,ZZ那么一点点小要求都不能满足,以后一定要让ZZ觉得幸福。不过有个疑问,ZZ怎么能那么怕冷呢?

今天上午来资料室,旁边的博士师兄一本正经的对我说:以后笔记本电脑要带走,或者放到对面的学习室里,以免被偷……我说没事,我的电脑不怕偷……他说不行,你的电脑被偷了是小事,中心发生这样的偷窃事件才是大事……我想想也是,我这电脑丢了倒无所谓,损害中心名誉的事我可不能干……他还说我们中心还没丢过东西呢……我下定决心说好,我一定看好电脑。

找工作

现在学习室和资料室里弥漫着毕业找工作的气氛。研三和博三的以及延期毕业的师兄师姐们都在讨论有关公务员、找工作的话题。绝大部分硕士应届毕业生都报了公务员,好像,不知道能不能有考的上的(上一届有两个考上公务员的)。找工作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好像找什么工作的都有。这种想法我觉得很好,上这么多年学并不一定决定你一生的工作方向。好多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而只需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或者连工作经验都不需要,而只需你的聪明才智。因此,上大学、读研、读博在我看来仅仅是一种人生经历,或者说是另一种工作经验,你可以学到很多基础的技能,提高你的个人修养,而不仅仅是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