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盛传校内网被日本收购

如今网络盛传校内网被日本软银收购的事。上网Google了一下,发现这是早就发生的事实了。早在2008年6月,就有报道说日本软银公司(Softbank)以400亿日元收购了千橡公司35%左右的股权,成为了事实上的第一股东。此次投资主要是千橡旗下的校内网,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这笔资金将在四年内分批到账,协议生效后的第一年,千橡将获得1亿美元的现金。

好吧,现在旧事重提,应该是部分人别有用心吧,将校内更名为人人与日本软银占第一股东来结合起来,这两件事没有任何的关系。不过说实话,我也不喜欢民族企业被外国收购,特别是校内掌握着7000万大学生的资料,这样就被日本的企业轻松获得,可见日本企业的卑鄙。校内的这一步棋应该是走错了的,放着好端端的校内这个名字不做,而去做什么人人,还被人阴了一把,呜呼哀哉。 还好我已经删了校内所有的数据,并注销了校内的账号,希望大家都快退出来吧。

具体可见中国B2B研究中心的新闻:《日本公司4亿美元投资校内网 掌控2200万学生资料》、《校内网改名人人网 用户信息安全隐忧尚存》,以及中国B2B研究中心的《中国互联网外资控制调查报告》。

影评《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的夏天

适合暑假看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终于被我从BT上下了下来。今年暑假期待的好莱坞大片真的是太多太多,《Transformer 2》的枪版多得都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听说正式DVD版要到10月份才会出,那是它应该早从院线下档了吧。而《Terminator 4》我早已经看过,剧情是大片式的,早已预料,情节紧张、故事生动,不过美国人讲故事的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可能是好莱坞编剧们都把重心放在情节的离奇上而忽略了剧情本身的逻辑,好多情节看得是莫名其妙。最近又好像有《特种部队》传出在公映,看来好莱坞今夏是想占领二三十岁人的童年情节了,动画改变的电影是一浪高过一浪(都得死在沙滩上),不知什么时候《猫和老鼠》会不会出真人版的呢?

看了这么多快餐式的电影,这部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清爽感,特别适合这个暑假来看。影片开始讲述了小男孩正南与婆婆生活在一起。快要过暑假了,他偶然间受到了妈妈从远方寄来的包裹,拆开看后就特别想去找妈妈,走了不远就遇到了附近住的菊次郎。菊次郎于是和正南一起去找妈妈。开始他们去赛车场赌车,虽然开始正南懵准了一回,可是后来没猜必输,菊次郎只好悻悻的带正南开始正式找妈妈。期间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两人钱不多,于是菊次郎用尽坑蒙拐骗等各种手法将正南带到妈妈家。可是真正遇到妈妈的时候,妈妈已经和别人生活在一起,早已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菊次郎只好骗正南说妈妈不在,早就搬走了。菊次郎为了让小正南高兴起来,伙同一个四处巡游的开面包车喜欢写小说的人,还有两个开摩托车的家伙:一个胖子、一个光头一起逗小正南开心。原来,菊次郎也是个没与妈妈一起生活过的人,她的母亲在附近的一家养老院里,他都不敢去直面她。当小正南要回家的时候,一切似乎都要结束,聚在一起的人又要分离,而此时的小正南已经不再悲伤,因为有许多人陪伴着他。这部影片的音乐依然是由大师久石让担任监制,影片中的两首主题曲《Summer》和《Mother》亦是大师两部经典作品,广为流传。影片的摄影很棒,画面感十足,很配合剧情,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正南跑向远方,镜头从他的背后慢慢升起,拉向远方。

在这样一个暑假里,看过这样一部让人伤感又充满希望的电影自然令人充满感动。这个暑假之前,是我的大学的结束,聚在一起四年的大学同学就此分别,其中的感伤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就像在影片中,当这五个本是陌路人的家伙聚在一起时,发生了那么多好笑的事情,而当他们就要分别,各奔东西之际,一切又是那么的令人怀念。一部好的电影,一个男人和孩子的童话。

小区杀人&跳楼事件

富友家园

时间:2009年8月21日上午 GMT+8:00

地点:我所在的小区

人物:小区内一中年妇女,她的女儿,小区内居民,其他若干人等

事件:2009年8月21日中午,阿姨突然神秘兮兮的告诉我:我们小区有个老师跳楼自杀,自杀之前将其年仅13岁的女儿掐死。后经我爸证实:该老师系沈阳东郊某大学英语老师,女,因患抑郁症(传言)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掐死后,跳楼,并未当场死亡,后确定身亡。昨日下午,ZZ妈回来告知:该女曾被送往她们医院抢救,后因无法展开救助而被要求转往更大的医院,当时并未死亡。今天上午我姥姥告诉我:该女的母亲就住在姥姥家楼上,姥姥昨日见过该女的父亲,见其比平日更加消瘦,并证实该女的抑郁传言。本地报纸并未就该事件进行报道,据称事发当日小区严格限制人员出入。相关事件之流言蜚语正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敬请期待。

暗黑印象

Diablo III

今天忙里偷闲,打完了暗黑破坏神2的最后一个BOSS——Baal,虽然我练的圣骑士只有38级,可是才刚进入困难级别,又要重新开始。我决定最近几个月是不会再玩了,因为这个还是挺费时间的,特别适合假期玩。刚刚接触它还是在……忘了,忘了什么时候买的这套正版的游戏(上战网的号被人盗了,郁闷中),然后玩了也没多长时间,主要还是在大学的假期来玩。这个暑假我回来时还带着23级的人物,转眼间就已经到了38级了。可能有人会问这种单纯的打怪升级的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吗?(貌似所有的网游打怪升级、接任务的模式都是从暗黑学的)确实,这种无聊的游戏模式是打发时间的好方式,可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游戏性吗?我觉得是有的。首先,玩家被赋予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有自己的属性设定,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战斗技能,有自己的长处有点,也有短处和不足。这就需要玩家充分发挥人物的有点来弥补游戏角色先天的不足。就像我玩的圣骑士,我觉得他的攻击是很低的,不过他的优势就是防御很高,很耐打,这样买了一个攻击高的佣兵相互配合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点与人的一生是何其的相似,人不是生来就又自己的特点吗?人就是要克服自己的不足,寻找自己的长处并尽量将其发挥到最大。其次,随着角色等级的提高,有很多技能可供玩家选择,这些战斗技能各有特点,比如说我的圣骑士就又格斗系技能,进攻灵气和防御灵气三类技能树,每类技能树又分好几种不同的技能。玩家选择自己所需的技能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些技能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用的(个人认为)。这就好比我们成长过程中要学习很多,有些知识是必要的,甚至是重要的,有些则是可有可无,甚至浪费时间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出权衡,来最优化我们的时间分配。最后,打怪,尤其是打BOSS是有很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的。你想想,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在付出了无数的血瓶、魔瓶,开了无数次回城卷轴后终于打掉了BOSS,这种感觉是很爽的,我想这也是游戏带给我们最大的快乐——给我们以成就感。这就好比我们在工作中也好,学习生活中也好,总有我们需要完成终极任务,当我们千辛万苦完成后,也同样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满足感油然而生,而回首这一过程,却是痛并快乐着。还有比如游戏吸引人的剧情等等等等,我想这种游戏带给人的真的是非常多非常多,它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模拟,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启示。好啦,赞美游戏的地方就此结束。我们还是要清醒的认识到游戏带给我们的不好之处。(怎么越写越觉得像是在写ISSUE呢?正反论证,至此必有一个强烈的转折——)比如说游戏很浪费时间啊,玩游戏容易上瘾啊,游戏很花钱啊之类之类的。我想确实,这些弊端是普遍存在的,对于孩子或者青少年这些自控能力差的群体来说,玩游戏确实弊大于利。不过,我想对于像我一样的成年人来说(23了,呜呜(:-……怎么这么老了呢?),自控能力是有的,因此偶尔游戏一下也是应该的,不过前提是在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的基础上。好啦,论证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旅游

这个假期很想去长白山天池旅游,也跟ZZ说好了,可是那天下午去兴隆旅游超市看后却是失望而归。不到三天(其实玩也就是一天,然后有两个晚上在火车的卧铺上度过)的行程加起来竟然要670块大洋,这是响当当的中青旅的报价。然后另一家国旅的报价虽然只要400+,可是要在那住两个无聊的晚上,加上两个白天在火车的硬座上煎熬,简直没有选择的必要。好吧,看来假期的旅游计划只得搁浅,收拾收拾准备在市内找些地方。

照片日记 2009-08-17

好,今天拍的是ZZ的玉足(当然也可以叫猪蹄)。这双35尺寸的小脚丫完全符合古人小脚的美誉。照片是在阴天,曝光时间加长的情况下拍出来的,好不容易手没抖。照片经过处理是必须的了,突出了中间部分的色彩,而将周围的地方变成了黑白效果,这样突出了照片中部的效果。然后使照片更加柔和,同时增大了曝光的效果,让本来黑黑的脚丫丫变得洁白了许多。

照片日记 2009-08-16

今天很高兴,因为去南京的车票已经有着落了。话说这沈阳开往上海的动车开通以后,我就一直很关注。可是上网查了酷讯以后,发现到南京的二等座都要500+(看来网上的有些东西真不能信)。这样算的话还不如坐300+的卧铺呢。可是当我从北京回到沈阳的时候,就看到火车站巨型条幅上写着动车南京363的字样,当时也不以为意。因为按照笨理想去北京的动车都要200+,南京就应该更多了啊。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票果真就是363。昨天上午去给我爸买票,一问才知道。然后下午火速带着现金去火车票代售点买票,结果那个代售点连不上网了。今天早上一大早准备碰碰运气,结果不负有心人。

照片日记 2009-08-15

这是俺的电驴(edonkey)。这台电驴从照片上看不是很大,不过事实上还是比普通电动车要大一点。因此骑它就有了诸多的不便。很多小门自行车能过去的它就过不去了。这台电驴我假期一直骑它,是名副其实的去ZZ家的主力。真想不出没有它我得多花多少钱在用来乘两次公交车,多用多少时间。这张照片是我今天上午从邮局火车票代售点回来照的。照片经过处理。

照片日记 2009-08-14

今天修好了我的Canon DIGITAL IXUS II型号的数码相机,虽然该相机距离我的梦想——徕卡相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不过好赖这个相机还能用。话说今天跟GYC约好去三好街修相机,提前一天晚上便在Canon官方网站差了沈阳的维修点,一大早便直奔那而去。到了那看门小姐当场叫价150块大洋,我想这个价钱还差不多,就同意了。中午刚吃完饭看门小姐就给我打电话说修好了让我去取。我在试相机的时候随手拍了这张GYC的照片。采用微距,可以看到近处的景物显得很清楚而远处的人脸不是很清楚。不过可能是我的手抖或者相机的像素(3.2 MEGA PIXELS)不高的缘故,近处手的指纹还不是很清晰。不过今后我可就用这部相机拍我的生活了。

未来的样子

安德的游戏

我一直在想未来是什么样的,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我先想我自己,我在小学六年级的一天晚上趴在床上想到死亡,这是不可避免的,然后我觉得自己突然之间长大了。我想到人类的未来,于是我在初中就订了《科幻世界》。这本杂志里有很多小说预言了人类的未来,不过让我总结的话无非分成两大类,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其实好的结果也无所谓好,无非就是人类还是人类,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坏的结果就是人类遭受了灭顶之灾。

先说坏的结果,我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种:

1、几个国家互相打仗,然后就是核武器啊,人类毁灭啊,一小部分人钻进地里啦,然后过了几年有出来啦,之类之类的,比如电影《微光城市》、《美铁之战》系列等等。这个比较老套,核武器人类早就用过了,它的威力以及所产生的后果是人类能够预知的,我相信核大国不会把用这种东西当成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因此这种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2、人类某个疯狂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啊、分子生物学之类的技术发明了一种奇怪的小花小草或者小动物、小菌菌之类的小东东,这种小东西一定有智商的,没有智商也是要毁灭人类的。因此,地球被它们这些小畜生占领啦,人类被赶到了北极啊、海底啊、月球啊之类的偏僻之地。人类伺机反击,放出两个不死小强作为主人公,深入敌巢,杀掉母虫或者大脑之类的中枢,然后人类获得解放。结果是人类只剩下一点点人,世界又回复了和平。这个可能是对现在的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恐惧。我觉得实验室里的转基因产品应该会受到很好的保护的,不会轻易留出来,即使流到外面也不太可能适应环境。就怕致命性的病毒之类的东东,人类没有抵抗力。不过话又说回来,病毒的毒性随着不断进化是越来越小的,相信人类还没死光就已经没有毒性了吧。

3、我,机器人该出场转转啦。恩,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是人类一直以来比较害怕的小东东。以至于阿西莫夫大叔制订了所谓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这三大定律逻辑之严密足以保证人类的安全。不过人类还是害怕真有一天机器人有了自我意识会打破三大定律的束缚,那样人类就真的死翘翘了。电影《黑客帝国》系列经典的诠释了这一主题。

4、外星人入侵地球。这个就更加古老了。《世界大战》相信大家都看过吧。这个不说了,人类可能损失惨重,不过外星人有什么可怕的呢?除非它们有更多的原子弹。

5、人类丧失生育能力,自我毁灭?好吧,听起来这不是个好主意,不过电影《地球之子》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还有很多科幻小说讲到我们的克隆计划如果顺利实施的话,人类将停滞不前,没有新的东西,人类只是一代代重复,重复,再重复。好吧,我可不想这样的生活。

然后是好的结果,人类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也有变化:

1、比如说网络的影响。人类迷失在网络里,人类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通过一根管子接到自己的脖子上(这个好像又回到《黑客帝国》的套路里了)与网络世界连接。然后人类的吃喝拉撒睡就都在网络上了,好吧,这个挺让人恶心的。在我看来,以网络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的话,这种结果很有可能实现,如果没有上面那些毁灭人类的讨厌的小东西出现的话。

2、外太空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是很好玩的。很多小说、电影都介绍了这样的情形:人类搭载飞船飞到了各种各样的地方。星际殖民听起来很爽,不过实行起来是很困难的,想想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就知道了,耗费了很多很多钱,苏联甚至被拖垮了。结果人类只登陆上了月球,很难再往火星前进一步。因此,考虑到钱的问题,还有技术以及能源的问题,这个结果不会成真。

好了,我的YY到此结束。不过想象现在的人每天花如此多的时间在网络上,网络真的是个好东西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