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另一种可能

《建丰二年——新中国乌有史》是今年新出的一部小说。我还没有看过,网上也没有电子版,不过很有兴趣拿来读一读。作者认为历史不是必然,历史有很多偶然,我同意。作者假设四平战役后,国军没有听从六月停战令,而是乘胜一路往北追击共军至苏联及朝鲜边境,另一方面以空军优势收复延安、太行山等共军阵地,国共内战得以结束。另一部历史就此展开。

这种颠覆历史的小说恐怕数《高堡奇人》最为著名,最近也被翻拍成了电视剧,讲述了二战中德国和日本最后取得了胜利,瓜分了世界,美国被一分为三的故事。而今,我们也有了一部以国共内战为背景的颠覆历史小说,我是觉得很好奇,也钦佩作者的想象力。其实与《高堡奇人》不同的是,这本小说更像是对共产党、国民党以及他们各自的政策的反省。如果历史选择了国民党,它会做得比共产党更好吗?会有那么多的政治运动乃至大饥荒吗?谁也不知道。反观国民党在台湾的种种举动,似乎也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即使它取得大陆政权,一样不会施民主。经济民生上也许会做得更好?当然,一切都是作者的YY,没有发生的事情终究不会发生。即使把国民党在台湾的所作所为映射到幅员辽阔的大陆,也一样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不过我们需要这种颠覆性的YY,不但是为了反思自己,也是对未来作出期望。如果二战结束之时,国共两方能握手言和,结束内战,建立联合政府或者开始大选呢?如果有第三股势力的崛起以平摊各方博弈的筹码呢?但是我们总是在历史的关键节点选择了更加错误的结果。清末,我们没有及时转向君主立宪,革命烽烟四起。等武昌首义,肇造共和,各方武人又开始了军阀混战。等北伐胜利,全国一统,国共又开始分裂,内战开始。等抗战胜利,终于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大好时机,全面内战又打响。等中共定鼎全国,政治协商开始,独裁者又来了。好在邓公审时度势,开启了交流沟通的渠道。不过,近四十年经济改革已现疲态,政治改革的步伐却一步也没有迈开,各方既得利益集团完全垄断各个重要经济部门,网络封锁,言论管制。我不希望我们只能在小说中才能总结过往,设想未来。我们常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河对岸应该是什么。